化学化工学院普通化学团队抗“疫”纪实
鉴于新冠疫情对学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在国家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背景下,为更好完成线上教学,努力为在家上课的同学们提供良好学习体验,普通化学教学团队特制定了适应疫情新形势下的教学安排。团队老师们基于自建的MOOC课程开展同步SPOC教学,利用“慕课堂”等智慧软件,结合腾讯会议、腾讯课堂、QQ直播、钉钉等在线直播方式,有效实现“互动讨论式教学”。具体实施安排如下:
(1)开课前采用多种预备辅助方式,提前做好多种预案,并将PPT文档、电子版教材及其他优质学习资源分享给班级群,要求学生提前MOOC学习。
(2)授课方式主要采用“SPOC+慕课堂+直播”的形式。考虑到MOOC课程教学内容相对简练,学时短,以及学生对重点把握不准确等情况,教师可采用慕课堂等智慧教学软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在线测试,根据统计结果,对学生掌握不到位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腾讯会议、腾讯课堂、QQ直播、钉钉等线上方式授课,引用具体实例,解释原因,强调重点,并通过在线提问,随机分组讨论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3)充分发挥SPOC平台中讨论区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能得到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借助线上集中答疑和线下分散答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并引导学生在每章结束后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强化学习效果。
(4)强调学生学习过程性考核,根据学情数据全面考察学生学习情况,除MOOC课程本身包含的章测试、综合测试、章讨论外,一定要和学生充分交流新增的单元作业、单元考核、作业互评等考核方式,引导学生遵照执行新制定的涵盖全周期学习的考核方式。
(5)努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及引导,结合疫情期间的“活”教材传递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③爱国主义教育;④科学精神、科学思维;⑤化学(科学)化工(技术)现实重要性。
(6)继续强化立足高校、服务社会的公益属性,除了为选课高校提供SPOC专属教学服务外,还需兼顾好MOOC平台运行,为社会学习者提供好服务。
图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普通化学教学实施示意图
“课程思政”育人探索持续推进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要求,在此特殊时期,我院教师既要落实防控“不停教、不停学”的教学任务,也要努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网络课堂中要一如既往进行价值塑造,帮助同学们树立信心,坚定理想。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团队极践行学院要求,在近几年挖掘、积累课程德育资源基础上,通过线上集体研讨、备课,创新教学设计,有机融合思政元素与线上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从关爱学生、榜样力量、科学抗疫,辩证思考等方面入手,在讲解科学原理的同时,注重讲好中国好故事,结合抗“疫”过程中典型“活教材”的灵活运用,向学生们传递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同学们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振兴。同时,课程讲授时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辩证认识基本化学理论的本质内涵,注重关联化学原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背景,积极引导同学们思考科学“防疫”。
图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普通化学课程思政案例及学生反馈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稳步实施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团队老师们积极应对,经过反复的论证,他们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合理匹配了教学设计,稳步推进线上、线下(远程)混合式教学。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丰富、多元的开展教学活动,团队中有教学任务的6位教师更加紧密的协同合作,交流教学案例,分享教学心得,研讨教学手段,而没有教学任务的团队老师也在第一周便参与其中,给有课的老师“义务”当好助教。随着课程的深入,规模化翻转教学即将开启,为了保障教学效果,他们不断交流研讨。3月9日下午团队集体观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并利用这次宝贵碰面机会又一次进行了深入研讨……
图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普通化学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上课现场
服务社会公益属性继续强化
普通化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普通化学原理》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已经开课4期,选课人数近2万人,平台运行数据显示近两年国内有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六十余所高校的学生不同程度选学了本课程。疫情期间,长安大学等兄弟院校借助团队建设的MOOC课程开展SPOC教学,近2000社会学习者通过MOOC进行学习,普通化学教学团队基于近两年积累的运行经验,为高校SPOC课程建设、运行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为MOOC学习者提供了及时的辅导答疑,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图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普通化学对外服务交流截图